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讲解265:把生命回归单纯的人就接近真理,能约束身口意依教奉行就是真的佛弟子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24圣)-16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y0525puibvq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慧律法师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视频讲座:

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 16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请合掌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

1155页。13.耳识圆通(普贤菩萨)。这一尊菩萨,《华严经》的普贤行愿品就是讲这个,普贤菩萨在佛教界里面很出名,跟文殊师利菩萨一样。经文:【普贤菩萨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“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。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,从我立名。世尊,我用心闻,分别众生所有知见,若于他方恒沙界外,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,我于尔时乘六牙象,分身百千,皆至其处,纵彼障深,未得见我,我与其人暗中摩顶,拥护安慰,令其成就。佛问圆通,我说本因,心闻发明,分别自在,斯为第一。”】这个心闻发明,简单讲:就是开悟见性的意思,这是指证量。换句话说:二十五圆通,法法都叫你会归自性,都叫你证得如来藏性本来具足的妙性,开悟见性的重要可见一般。

1156页,【注释】:“普贤菩萨”:“普”,就是普遍。“贤”,就是善。此菩萨之身及所作功德,遍法界一切处,纯一妙善,故所以称为普贤。又十方普佛世界之如来,皆称其贤善,故所以称为普贤。那么,普贤他所做的,统统叫做法界行,遍法界虚空界,都是普贤菩萨示现度化的范围。“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”:“法王子”,是菩萨之义。此表示所承事之佛如恒沙之多,所作事业堪绍法王之位,故所以称为法王子。那么,这一点含义特别的重要,也就是说:我们修学佛道,绝对不是一生一世的,所承事的佛如恒沙之多,就表示久远劫、无量劫来。所以因此,我们修学佛道,贵乎依教奉行,然后要坚持、要永恒,至少我们这一辈子听到了佛法

诸位!如果我们这一辈子没有听到了佛法,无论你年纪活到几岁,就会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!韩国这一、二天发生了重大的新闻,整个韩国的人都非常的震惊!儿子杀了母亲,这个原由是:他的母亲五十一岁,五十一岁,她的儿子就高三,高三。那么,韩国竞争非常的激烈,她儿子是资优生,十几万人排名第四千名,也算是很会念书的孩子;但是,他妈妈不满意,她认为要进首尔大学;也就是以前的汉城大学。汉城大学在韩国就是跟台大一样,在大陆就是北大,在美国就是哈佛,这样子的身分跟地位。一定要进首尔大学的法律系。这个孩子,从国中,他妈妈就要求非常严格,因为是单亲家庭,爸爸跟妈妈分开住,因为是单亲家庭,母亲对这个儿子期盼非常的大。所以,从初中、高中来,只要没有读好书,晚餐就不给他吃;没有K好书,晚上就不给他睡,皮鞭就等着他!他被折腾到没有办法,后来从国中开始偷改成绩,他本身已经是资优生了,所以,就开始偷……。学校发这个成绩单回来,他就偷改成绩,改到名列前茅。他本来是全国四千名,大概这上下左右,那么,四千名以台湾来讲,国立大学没问题。那么他就把它改,改分数改得最高,名列六十七名,就全国,十几万韩国的学生,比台湾多,十几万,排名六十七;那么,六十七,接近了韩国的首尔大学法律系的,他妈妈的要求。但是,他妈妈不知道,她的儿子是偷改成绩的,因为这个孩子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,成绩不好,不给睡、也没饭吃,所以,他妈妈的教育方式,也实在是值得商榷。

后来,这小孩子因为只有高三,心智还不是很成熟,那就想说,每次都这样改……。后来有一些家庭访问,或者是怕亲戚朋友来,学校有时候要知会一下,跟这个家长会面一下,他怕这个东窗事发,偷改成绩的,怕他妈妈知道,因为他妈妈要是知道,那就皮鞭,又是晚上不能吃饭,也不让他睡觉,就是一定要考进首尔大学!然后他就把他妈妈,用刀子、尖锐的刀子刺死,杀死她!杀死了他母亲以后,他把她封在一个类似仓库里面,家里的,家里的仓库里面。然后他怕这个尸体会发臭,怕这个尸体会发臭,就用那个胶带把所有的门窗,跟这个仓库有相关的门、窗户统统封起来,封起来,然后每隔几天,他又把它封得更紧!后来这个事情怎么爆发出来呢?后来这个事情,他的爸爸,跟他分居的那个爸爸,突然有一些事情,要回来跟他妈妈讨论一些事情,他爸爸突然从外面回来,问他说:你妈呢?回答不出来!咦?他看,这个房子是他以前住过的,怎么全部都贴上这个胶布?他看这个孩子两个眼神都不对了,他就亲自把它拆开来,哇!里面恶臭不堪,妈妈尸骨啦、虫啊、恶臭,然后血淋淋的,一直发烂、发臭。后来首尔的警方、检察官统统到,立刻就逮捕,就抓起来!

高三的学生,按照道理来讲,多多少少有一点成长了。所以,这两个,第一个,先来检讨他母亲,他母亲因为没有学佛,希望孩子能够成长又争气;可是问题:如果他不是那一个料子,对不对?像朽木不可雕,粪土之墙不可污也,他本身就不是那一种料子,你怎么叫他考进汉城首尔大学的法律系?那跟台大法律(系)一样的道理,很难考,那等于是状元一样了。第一个来检讨他妈妈,他妈妈用的方式也不对,二种方式都不对,譬如说你考多少分,我就给你多少钱,虽然是一种勉励,久了……久了以后,这个小孩子就变成为钱而考。所以要给他一个正确的观念,钱勉励他,也可以买一些小孩子需要的用品。所以,这个太多的教育方式,如果有后遗症的就不对,有后遗症的就不对,太极端的。他妈妈观念也错误,像我的观念的话,教导徒弟就不会这样,这个孩子本身,并不是那一块料子,对不对?你要把他训练出来,像师父这样弘扬楞严大法,等于是逼死他,他怎么有办法呢?明天他就上吊,死在五楼,他哪有办法讲这个呢?对不对?没有上台过的人,不知道发抖的可怕,他不可能有这种能耐!对不对?所以这个妈妈的要求,也太过过分了,太过过分了,也不了解这个孩子的根器。

像我的话就很好,我就这样:法师!你们有没有人要上台的?经过僧团的认同,你上台试试看。我也是很尊重大家,给他一个舞台,将来有一个期盼,或者将来有一个才干。可是,大部分的法师都不要,大部分的法师都不要,因为可能师父还活着,也怕对不起师父,怕青出于蓝,胜于蓝,换我去自杀,他也顾虑到我的立场,是不是?讲得比我好。是不是?所以,我对徒弟很了解,所以,我非常尊敬他们。那么,你要说像师父这样子,要弘法利生,或是向几万个人来弘法,如果他没有这个能耐,这就是多余的。第一个,师父能够上台,第一个,师父的声音不错。第二个,我在建国中学,就是辩论会的主辩人。再来,在大学的时候,在社团里面也算是一个领导。再来,出家以来,我很肯用功,用十五年阅藏,悟明心性。再来,经过身经百战,演讲了几千场,大大小小的几千场,从台大一直教到高医,教了二、三十所大学。

再来,演讲过多少、无数次,才今天有这样小小小小、微不足道的成就。所以,我知道这一条路走起来,弘法的路线倍极艰辛,因此我不敢要求徒弟说,你一定要像师父这样子,所以我的观念就比他妈妈更健康!第一个,他们生活在这里没有压力,最大的压力就是怕他们吃太饱,压力太大也不好。是不是?要走,吃饱饭走一走。是不是?好!那么这个学生也不对,这个学生因为才十八岁,还是十七岁,高三,那么他用这种方式,来结束他妈妈的这一辈子,那么,你看看这个孩子,那观念里面他在想什么,你不得而知,为什么要把妈妈杀掉?这种消息,你怎么可能一直封锁?封锁了八个月,八个月喔,八个月喔!这个就举一个例子,记得师父一句话:人的心、心灵不健康,无论你活得多老,都会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出来!五十岁、六十岁、七十岁、八十岁,九十岁也是一样,因为你心灵不够健康。所以我们为什么今天要来听经闻法?就是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佛心、佛性,健康的人生观,还有健康的宇宙观,正确的人生观跟宇宙观,导引我们走上一条非常正确的路,我们才需要这么辛苦,才这么辛苦。

所以说:美国;再举一个例子,美国有一个男孩子,对不对?有一个男孩子,他从小他就觉得自己不够漂亮,他跟他妈妈讲:妈妈!我不够漂亮!这事情发生在美国。“妈妈!我不够漂亮!”然后他妈妈说:你已经够漂亮了!那个相片我有看到,那个男孩子还是长得还不错,还不错,也不是很难看啊,可是,他一直觉得说:我这个脸很难看很难看!生病了,这个孩子的心生病了,大家都说他很好看;可是他自己觉得很丑,那又不是谦虚,那是一种病!好!后来他长大了,长大了,去做了、动了好几次的手术,动了好几次的手术;可是,动这个手术没有用啊,整型没有用啊,对不对?你常常看这个相片,整型前、整型后,对不对?好!他就去整型,整型了六次,大家都觉得他很好看了,他妈妈说:你已经很好看了!他觉得还是不好看。后来怎么样?他不敢去学校,后来有一次拿到枪;枪,在美国很容易拿到枪,就开枪自杀,死了,当场就死了!人最可怕的,就是那种心灵不健康的时候,他自己得病,他自己不知道,他卡在一个观念里面:我一定要这样子叫做对,我一定要这样子叫做对,我一定要这样子,非这样子不行!那么,你的日子就会很难过,因为心失去弹性了,像塑胶被晒干一样,像塑胶被太阳光晒干了,完全失去弹性了。

一个人的心灵,不能体会佛陀讲的法无定法。对不对?你觉得这样很丑,那世界上还有比你更丑的,那怎么办?当你哭泣没有鞋子穿的时候,你回头一看,那一个人竟然没有双脚!人怎么比较呢?所以学佛,喔!让我们了解,进、退,能够了解有一个弹性,活在一种智慧的自我调整里面,因为生命它是活的,不是死的,学佛,他就能够这样调整,就能够这样调整。今天你来赞叹师父,师父就说:这是你修养很好。今天你要是来批评我,我好好的检讨,那你的心中至少还有我,你来批评我,就表示你心中还有我,希望我更好,所以,我需要检讨一下。对不对?你来批评我,有你的道理,我绝对尊重你的意见、尊重你的看法,你有权利这样做,对不对?你有权利这样做。所以,我们今天如果心灵有佛陀的智慧的时候,见一切相,心不会有起伏,不会有起伏;你有起伏,苦就到,苦就到,你就会很辛苦!因为你一直很想去改变那个环境;可是,大的环境又没办法让你改变,没办法让你改变!对不对?不懂得人生、不懂得生命,生命对我们来讲,是一种惩罚。人之所以痛苦,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。我们学佛,有了正确的人生观,你的人生观就变成一种享受、安详、知足、满足。

有一个少妇,到意大利威尼斯,威尼斯共和国,以前他没有国王,他们就是共和,所以威尼斯它不是一种国王制的,威尼斯它是一种共和国,简单讲就是总督,总督,由大家推举出来总督。然后威尼斯都是划船,水都嘛,世界的水都,威尼斯影展。这个少妇已经结婚了,结婚以后到意大利去,意大利的人非常热诚,这个把马子非常的热诚,威尼斯那种浪漫的气氛,在那种意大利人的热诚,她就当然说感觉到已经解放了。这个少妇去意大利玩,玩了以后,看上那个摇桨的船夫,摇桨的船夫,那个摇桨的船夫又长得帅,又长得帅。她认为这个奇遇,在偶然的机会里面,再喝一点酒的催促,在那种浪漫的威尼斯水都,二个不小心就凑在一起了!凑在一起,她也不觉得怎么:我只要把道德拿开以后,我也不觉得对不起我的老公,人生嘛,总是要个突破,突然间发生什么事情,也是一种刺激跟享受嘛!她不觉得什么,回来以后,她先生也不觉得她有什么异样。后来发现怀孕了,她一直认为这个孩子是她老公的,她也不在意,因为她没有去注意到这个问题。然后全家人都期盼这个少妇,能够为他家里添一个添丁、一个宝宝,然后她老公准备了二百万要赏赐她:只要你生男的,我二百万给你!是不是?生甲乙丙丁的丁(添丁),对不对?生甲乙丙统统没有,就生丁(添丁),就有二百万!她就等……。哇!这个肚子愈来愈大,愈来愈大,大家满怀着期盼……

后来就推进去产房了,生出来以后,哇!她老公一看,吓坏了:怎么长得像欧洲人?怎么会有这样子的?长得像欧洲人跟洋娃娃一样,还算很好看,只是无法接受那个事实,长得像洋娃娃还挺可爱的,万一生个全身黝黑的小孩,那就不知道怎么解释了!后来没办法了,这个孩子就跟他爸爸的脸完全不一样啊,对不对?也不用验DNA了。对不对?如果是我,一看那小孩的身材也知道不是我的,我是属于袖珍型的。这是开玩笑的啦!所以说:在偶然的这样的机会跟因缘,她认为天衣无缝,闹出来了,后来被她老公就是辞掉,就是离婚,这个孩子还得自己养。那她抱去哪里?抱去意大利。抱去意大利的时候,跟谁生是?那个船夫。那个船夫是很热诚的,对每一个女众都是这样子的,你去,他也不一定承认是你爸爸。所以他们有自己一套的哲学,说:我不是喜新厌旧,我喜欢一种恋爱的感受,我希望跟全世界的女人谈恋爱,那一种感觉,使我的生命产生了灿烂的感觉,我不是喜新厌旧,我只是喜欢那种感觉,那种感觉。他们的观念跟你不一样的,玩一玩,玩一玩这样子,离婚了,被人家赶出去了!

这个就是说:在座诸位!今天因为我们的课程比较轻松一点,我随便举一点这个例子给你听,你就知道,修学佛道是很重要,生命观,正确的生命观,人生观跟宇宙观,也是非常重要,人生,按照来讲,从苦的角度来讲是很漫长的,如果你要在这里走完人生这么种种的苦难,你就必需有佛的正知正见、正确的思想,会让你避开一切不必要的、多余的负担、压力、痛苦。最后一个、一句就是:把生命回归单纯的人,那个人就接近真理。哪一个人能约束身口意,哪一个人能够约束身口意,依教奉行,那个人就是真正的佛弟子;也为自己好,也为自己好。上面三个不幸,举三个时空来告诉你:这个都是一念之间,就产生那么严重的后遗症!

“修普贤行,从我立名”: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云:“一切如来有长子,彼名号曰普贤尊。”普贤行,即十大愿王也。“从我立名”有两个意义:一、令行者效学普贤;二、令普贤菩萨加持拥护。“我用心闻,分别众生所有知见”:“心闻”,即(就是)耳识。我只用耳识,而不须再经第六意识,即就能随念分别一切众生之所有知见。其理同上一章中,舍利弗眼识圆通章之注释。众生之知见有种种不同,有大小乘知见、善恶知见、邪正知见、权实知见,分歧不一,而普贤菩萨只用心闻,这个心性之闻,就是等于没有能闻所闻的意思。便可一一了别。虽了别而没有了别,等同没有了别,如镜,照镜子,如镜照镜,就像镜子照这个外境一样。又,此处不直言“耳识”,而说“心闻”,亦同上一章一样,表示此耳识不同于一般之耳识,它虽能分别,却不受声尘之所染,又暗示此耳识实会归于本心之用,以本心之用无边,故所以此心闻之用亦是无边。

“若于他方恒沙界外”:表示即使在极远极远之处。“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”:“心中发明普贤行”,即是(就是)于心中有念动,以心念之动概依言语,即使未发声由口说出,但内自思惟,亦(也)有“心声”产生,这样的心声因与普贤之本行相应,故(所以)亦(也就是)于普贤菩萨之心能一念相应,因此普贤菩萨心即有所感,而能“闻知”其心声,不论是远在天边海角,亦(也)皆能感应闻知。又,此亦与(此也是)十大愿王之法力有关;以十大愿王之力,周遍法界。“乘六牙象”:“六牙”,是表六波罗密。“象”是白象,表清净梵行。又,象表力大无穷,能负众生远至菩提。但是如果你到非洲去的话;这个是讲经说法,你到非洲去的话,二种最危险的,就是大象还有河马,大象跟河马,这个大象一生气起来的时候,哇!你看那个动物频道你就知道,那个会杀死人的!这里是乖象,表法的。

“纵彼障深,未得见我,我与其人暗中摩顶”:佛及菩萨加持众生有两种,一种是“显加”,一种是“冥加”。显加即(就)是佛菩萨现身,当面为他加持、说法,令他开悟。这是对善根大、业障薄的众生之所作。冥加即(就是)佛菩萨暗中加持,这是对根器小的、障碍重的、福薄之人所作的。为何有此差别?因为根大之人,虽亲见佛菩萨现身,亦不执着,但生欢喜。而障重之人,或生执着,一见还欲求再见,乃至多见;诸位!这个就坏了,不了解佛告诉你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包括佛现这个相在你前面,知道就好,尽止于此,不作圣解,若作圣解,即着群邪。所以,在相的东西,不需要过多的讨论和执着,这个都是多余的。又,见佛菩萨现身后,或者是因此对他人生憍(骄)慢,或对所见起疑、乃至不信,如是等业障、所知障、法障之所障故,不堪亲见佛菩萨。若修行者精勤如法修行,诸佛菩萨感其心诚、愍其障重,故暗中加持。“摩顶”,即(就)是加持,可去除行者惑业等之障难。

有一个老菩萨,他跟我讲说:慧律法师!我修行这么久了,怎么都没看过佛菩萨?我说:这样对,这样对,这样是走对路了,你如果说众生常常去见到佛相,第一个,那是不是真的佛相?因为你没有那种功力,你见到的是幻相,就会很麻烦!所以,佛菩萨不是不示现,虚空界法界都是佛的法身,佛的法身时时刻刻可以示现给你看的;但是问题:因缘不具足的时候,反而害了你,一执着,一见、再见,又想要多见,这个就是坏!所以,佛菩萨会衡量的。因此不要求神通、不要一直求感应,一定要把真理,佛陀所讲的这个真理,会归到你的心性来,这个比较重要!你的心解脱吗?见不见相不重要。

“我说本因”:“本因”,就是本修因。一切诸佛菩萨,各以其因缘,皆有本修因。此于《圆觉经》中又称为“本起因地”。“心闻发明”:以心识之闻性随念分别,开发本智之光明。“分别自在”:“分别”,就是了知之义。“自在”,就是无碍。于分别一切众生之知见,自在无碍。

【义贯】:“普贤菩萨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我已曾与恒”河“沙”数之佛“如来为法王子”,亲承供养无量诸佛。“十方”世界之“如来教其弟子”具“菩萨根”器(圆顿之机)“者修普贤行”,是即大乘入法界行,此行即是“从我”而“立名。世尊,我”只“用心”识之“闻”(耳识),不用意识,即能随念“分别”了知一切“众生所有知见”,如邪正、大小、权实等。甚至“若于他方恒”河“沙”数之世“界”之“外”,乃至只“有一众生心中”开“发明”了“普贤行”而欲深入究竟“者,我”即“于尔时乘六牙”白“象,分身百千”作种种示现,“皆至其处,纵彼”行者业“障深”重,“未得”亲“见我”身,“我”乃“与其人”于“暗中摩顶”加持消其惑业,这个增上缘是很重要的,暗中摩顶。我们将来一定会修安乐妙宝的,这个是非常强大的增上缘,非常非常重要的!“拥护安慰,令其成就”大行。今“佛问圆通,我说”最初“本”修“因”,但以“心”识之“闻”开“发”本智光“明”,于“分别”了知众生知见得“自在”无碍,“斯为第一”最妙圆通法门。

14.鼻识圆通(孙陀罗难陀尊者)。经文:【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“我初出家,从佛入道,虽具戒律,于三摩地心常散动,未获无漏。世尊教我及拘絺罗,观鼻端白。我初谛观,经三七日,见鼻中气出入如烟,身心内明,圆洞世界,遍成虚净,犹如琉璃;烟相渐销,鼻息成白。心开漏尽,诸出入息化为光明,照十方界,得阿罗汉。世尊记我当得菩提。佛问圆通,我以销息,息久发明,明圆灭漏,斯为第一。”】这一段重要的哪一个字?就是那个“久”字,息久发明,要想证量,就必需坚持,你必需坚持因果;你必需坚持三业清净;你必需坚持开发本明心地,这才能有办法证得圆通。所以这个“久”就是要坚持。

所以,欲明心见性,先改个性,个性那么暴躁,那就不要讲明心见性了!是不是?一件小事,他一直讲……。一直讲,一直讲,那么这个跟见性的人差太多了!见性无虞,能掌控自己的心绪。所以,修学佛道,你来讲堂,第一点要做什么?第一、要明因识果,来讲堂要明因识果,这个很重要的!来讲堂要发正确的知见,今天来到讲堂,都是为你自己来的,不是为我来的,你来,你自己受用。所有的义工,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:我来文殊讲堂做事,全部都是为我个人的功德、福德。你修了,别人抢不走,当然是为你而来的,要很清楚这个观念,很清楚。所以,这个坚持,第三、来到文殊讲堂,我们坚持用柔软心讲话,用柔软心。为什么呢?每一个人都用柔软心,这个团体看起来就非常有气质。所以,男众、女众要学佛:师父!我想学佛,要从哪里学起?先学不要那么粗鲁,不要那么粗鲁,讲起话来,一点水平都没有,是不是?讲起话来,人家也听不进去。所以,先学这个,大家统统把个性改过了,朝着佛的心性走,把自己的个性放掉,朝佛的心性走,那么你来到这个讲堂,你就有意义,就有意义!否则来这里,我告诉你:讲堂有二种:一种,来这里造业的特别重,起心动念造业特别重,那个就不明因果;但是,你要做功德,这三宝地好修福,这就二种了。所以,要善用心,来到讲堂要有正确的知见,善用心,修无量福;但是错用心,那么,就造无量无边的恶业,与其来,反而不如不来。

【注释】:“孙陀罗难陀”:“孙陀罗”,就是艳;“难陀”,就是喜;合称艳喜。其在家时之妻子名为孙陀罗。因为佛弟子中名叫难陀的有多位,故以所以(命)孙陀罗难陀名之。孙陀罗难陀是释尊的同父异母弟,为净饭王第二子,具三十相,比释尊只少了白毫相及耳垂肩相,且容貌很像释尊。这个在台湾也很少看到说耳朵这样下垂,这样下垂,这样下来,耳垂相,没有看过!有那个住在比较偏僻的,非洲啊,把那个耳朵用一个……挖了很大,挖了很大,把那个耳朵塞一个圆圈,还有那个嘴唇塞一个圆圈。我看那个电视的,他去采访的,去深入那种鸟不生蛋地方。那个女孩子挂这样怎么会好看呢?她就这个嘴唇挖一个洞,挖一个洞,然后用一个圆圈,比五十块还大喔,很大喔,那个圆圈,然后放在这里。她说:嘴唇弄得愈大就愈好看!然后两个耳朵中间,从小把它弄……弄开来,一直把它撑开,把它撑……撑开来,到最后也是挂一个这么大,这么大的,这么大的!我看了:那个一点都不好看啊,她们怎么会一个好好的、漂漂亮亮的姑娘,一个嘴唇搞一个这样子?那个连吃饭都会掉饭粒;可是,她们说这样好看,我怎么看都看不懂,怎么看都不好,不好看!要不然,这个世间,我没有看到那个耳垂相的,没看过!对不对?我最遗憾的就是没有耳朵垂,最遗憾的!这样把它拉……拉了好几十年,还是这样一点点,没办法!

1161页。“于三摩地心常散动”:亦即(也就是)不能常住于定。“未获无漏”:以心常散动,不能住定,故所以定力不足,不能以定力寂灭息止诸漏,获得无漏。诸位!你想要息止诸漏,只有一个办法:不着相、离相。记得!境界统统是幻,任何一个时间、空间都是幻,统统在欺骗你的本性,你要牢牢记住师父这一句话。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我们不明了真心,就会被假相所欺骗。所以你为什么活得这么辛苦?你就误认为,把那个缘起的东西,误认为那个是真实的,当然你会活得很辛苦!“拘絺罗”:义为大膝,是舍利弗的母舅,未出家前又称长爪梵志。“观鼻端白”:有古德说:“白乃注目谛观鼻尖微有白相也。因其散乱心多、不成三昧,教其唯观此白,住心不散。”长水亦说:“前作数息,即约根说;今约观识,缘鼻端白,以驻其心,令不散动。”此二说皆说鼻尖真正有一白相,而摄心观之,令心不散。近世有大德于其讲义中意同于此而曰:“故佛教观鼻端白,两目注视,鼻尖微有白相,令其注心一处。”然而,蕅益大师的《楞严文句》中却说:“分别香臭诸气通名鼻识。此识本无色质可见,但依鼻识而造诸恶,名为黑业;摄鼻识而制心一处,名为白业,故令观端白,以摄散心,别是一种权巧法门也,此与通明禅观相似。”蕅益大师之意以为:在鼻尖并非真有一色质之白相,而可以眼观;且所谓“白”,是白业之白。证之以下面之经文,当以此说为胜,不应当说是烟,应当说是一种白业。且合经义。其理如下:

一、难陀所修的是鼻识圆通,故所以应不是用眼观看的。二、此处的“观”,乃是观想之义,所谓观想即是想像。而一切观想修法的原理及方法,都是外境并非实有,而是行者于心中想象以造境,自己想,自己造这个境,这个境就是心中的境。且若行者“观想成就”,则心中所想之境像便得现前;故此“观鼻端白”,依下面经文而知,实是观想鼻孔中所呼出的“气息”成为白色;若此观想成就,所呼之气真的成为白色,则不但行者之心能由此观行而入定,且能转身中无始以来之黑业为白业。这就与观心中有一“月轮”一样,我们修安乐妙宝心月轮。一个月轮一样,其实心中实无月轮,然而行者若如是作观,且观想成就,即能令心识清凉、明彻、并且发光,犹如月轮,并可因此而灭一切障,转一切业,此即所谓修“月轮观”成就。又,继前所说(亦如下面经文所示):既然能观“鼻息”为白色,则亦能进一步观鼻息成为金色、或琉璃等宝色;若此等观行亦成就,即可更转原所证得之“白业”成为“圣业”。再者,于安那般那:叫做数息观,安那般那就是数息观。在于安那般那法中,为观“鼻息”之长短、冷暖、甜苦、涩滑等相;而本法(鼻识圆通法)则为观想“鼻息”之色转为白色、金色、琉璃等色。最后,安那般法中所谓的“系心鼻头”、“鼻端”或“鼻尖”,并非指肉鼻之顶端,肉鼻的顶端是指这里,一般都观错了,眼观鼻,鼻观心,一般人都是这样。以前我们大一的修学佛道也有人这样子,眼观鼻,鼻观心,然后就一直两个眼睛这样,也没人教!后来两个眼睛觉得很疲倦了,我就跟同学讲说:这是什么法呢?对不对?因为有一个老和尚来讲:我们要眼观鼻,要鼻观心。念得多顺啊,可是就不晓得它是什么意思,两个眼睛观鼻端,久了以后,眼睛很疲劳;后来不行,这个不适合我。底下,并非指肉鼻之顶端,其实是指鼻孔而言!鼻孔有呼出这个颜色的白气。是不是?而安般法中“观息长短”等,并不是用眼去“看”,而是用鼻子之嗅觉去“感觉”鼻息的长短、冷暖、涩滑等。再者,若用两眼一直不停地看着鼻头,看久了,真不知要用左眼看,还是用右眼看才好!因为不可能两眼同时都看着鼻头:如果真是两眼同时专注在鼻头上看,看久了,恐有得斗鸡眼之虞!(此非戏言,据闻,斗鸡眼就是这样练的。)你们看过吗?你看,这个有办法,我练给你看,眼睛就集中在这里,斗鸡眼就是这样子的。

1163页。“经三七日”:就是二十一天,指经由观行,摄心入定三七日。“见鼻中气出入如烟”:虽然观想鼻息为纯白,但以心中有恶业障,故所以虽然观行成就,所出之息不能纯白,而为烟相,此为心中恶业化为黑烟(代表沉重黑业)、灰烟(代表中间业),或白烟(代表轻度不善业)而排出,此是因观行而灭罪转业之相。这个我绝对相信,我告诉你:我举一个例子,有一个妇人,年轻的时候,那一只嘴巴、口业,从来就批评人家没有停止过!她的家庭也很复杂,造了很多的恶业,后来有一次这个因缘,她碰到了佛法,她一转念以后,哇!不得了,非常的虔诚!结果她得了一个心脏跳不出来,心脏很难过,呼吸喘,心跳超过一百多,不会好,然后常常心绞痛,心脏。后来她就听到了佛法,开始以后每天诵普门品。人家告诉她说:你这个心脏,不开刀会死啊!她也是照样放下,就开始一直念普门品,然后求观世音菩萨。这个人上半辈子算是造了很多的恶业,恶业,她非常的虔诚,又非常的坚定,对观世音菩萨非常的坚定,一直念……。经过了一年、二年、三年,她还是这么的虔诚,不过她的身体已经快招架不住了,因为她非常的坚持,她心脏已经到达极限了!

有一天她诵了普门品,还很晚的时候,她还是坚持诵,然后就念观世音菩萨,求观世音菩萨让她有一个好的身体。她躺下去的时候,她等于没有睡觉,她梦到观世音菩萨用那个双手伸进去她那个心脏这个部位,心脏这个部位,把她的心脏整个挖起来!她用心看得很清楚,自己的心脏被观世音菩萨挖起来,全部整颗心脏都是黑的,黑的,然后拿掉,然后观世音菩萨又弄了一个完全崭新的、鲜红的心脏放下去,手一摆平,一摆平,前后不到半个钟头,摆平。她一下子醒过来,从此以后,心脏、呼吸完全正常,心跳正常,什么统统正常,走起路来气不喘,完全正常!给医生看,医生说没办法解释,完全没有办法解释!那么,我看到这个故事,因为人家念观世音菩萨,念到这么感应,这个故事就是说:我们身体的这个无形的业,我们众生眼睛看不到,看不到,我们众生的眼睛看不到;可是,佛菩萨他很清楚,他很清楚!所以,这个也是表法的,相还是表法的,心脏挖出来黑的,这就表示她上半辈子恶业造得很重,表法的。因为虔诚的诵观世音菩萨,非常的至诚恳切,而且打死不退转的,结果变成换了一个很干净的、完全正常的心脏。而起来以后才是奇迹,任何一个医生检查,医生都摇头,没办法解释,完全正常!那么,我就看到这个,为什么挖出来的心脏是黑的呢?可能是以前心肠太坏,她的心脏是黑的,那可能就是平常起心动念都是恶业。所以,你看,我们眼睛看这个心脏,你看,统统是血淋淋的心脏;可是,菩萨就能够看到,你是黑业还是白业所造成的心脏;就把那个黑业,因为念观世音菩萨而可以转业,把那个心脏挖起来,重新再装一个,把黑业变成白业,起来完好如初,完好如初。所以我们真的对佛菩萨要有信心,底下,

“见鼻中气出入如烟”:说:虽然观想鼻息为纯白,但以心中有恶业障,所以故虽观行成就,所出之息不能纯白,而为烟相,此为心中恶业化为黑烟(代表沉重的黑业)、灰烟(代表中间业)、或者是白烟(代表轻度不善业)而排除,此是因观行而灭罪转业之相。“身心内明,圆洞世界”:因为心识之恶业藉烟相而排出,因此才能达到身心内充满光明,乃至圆满洞达外之世界。“遍成虚净”:“虚”。就是空。“净”:就是无染。“犹如琉璃”:气息变成琉璃色、青色而透明。“烟相渐销,鼻息成白”:鼻息的烟相渐渐消失,而成为白色。

“心开漏尽,诸出入息化为光明,照十方界”:“息相”即就是“心相”之显现,息黑则心之意业染污,息白则心之意业洁白,息光明则心业圣洁光明。此言,以行者之藏识开显故,证得无漏之清净本心,因而心光显发,故所以出入息亦随而化为光明,其光可映照十方世界。“世尊记我当得菩提”:“记”,就是授记。佛授记难陀当来必定成佛。“我以销息”:“销息”,销熔气息粗恶之相。此销气息恶相之法,即(就)是转变心识中恶业之无上方便。此亦即(也就是)如来毗钵舍那法之不可思议功德威力毗钵舍那就是我们所讲的定,修定,观,或者是定,都可以。“息久发明”:销息既久,便得开发智慧光明。“明圆灭漏”:“漏”,就是烦恼。接着,已开发之智慧光明,更进而能达到圆满,照彻十方,因而灭除诸漏。

【义贯】:“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我初出家”时,“从佛入”于出世“道,虽”能“具”足“戒律”无所缺犯,然而“于”修“三摩地”时“心”则“常散”乱“动”荡,不能住于定,因此“未”能以定力去除惑业而“获”得“无漏。世尊”因而“教我及拘絺(chi)罗,观”想“鼻端”之气息化为纯“白”之相。“我初”摄心“谛观,经三七日”,心不散乱,得于定中“见鼻中”之“气”息“出入如烟”,烟气排出,“身心”之“内”渐渐“明”彻,终至“圆”满“洞”达外之“世界”,普“遍成”为“虚净”无染之相,“犹如琉璃”,接着“烟相渐销,鼻息”转“成”纯“白”之色,于是我的如来藏本“心”便得“开”显,诸“漏”灭“尽”,心光发明,“诸出入息”亦随而“化为光明”之相,“照”彻“十方”世“界,得”证“阿罗汉。世尊”后授“记我当得”无上“菩提”。今“佛问圆通,我以”渐次“销”熔气“息”之粗恶相,销“息”既“久”,开“发”智慧光“明”,复令光“明圆”满照彻十方、“灭”除诸“漏”,达于无漏解脱,“斯为第一”最妙圆通法门。

1166页,15.舌根圆通(富楼那尊者)。经文: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“我旷劫来,辩才无碍,宣说苦、空,深达实相。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,我于众中微妙开示,得无所畏。世尊知我有大辩才,以音声轮教我发扬。我于佛前助佛转轮,因师子吼,成阿罗汉;世尊印我说法无上。佛问圆通,我以法音降伏魔怨,销灭诸漏,斯为第一。”】

【注释】:“富楼那弥多罗尼子”:即(就是)满慈子,为佛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。“辩才无碍”:有四种无碍辩才:第一、法无碍辩——于真俗二谛,真谛讲空,俗谛讲有。一切诸法,皆悉通达,演说无碍。第二、义无碍辩——对于诸法之义,种种差别,通达无碍。第三、辞无碍辩——能以种种妙言词,广宣一法或诸法,无有障碍。第四、乐说无碍辩——能以以上三种辩才,为众生说法无厌,或随顺众生之所闻而说,通达无滞。这个不容易了,释迦牟尼佛出这样的弟子,太不容易了,辩才无碍。

1167页。“宣说苦、空,深达实相”:“苦、空”之法可以是小乘法,亦(也)可以说是大乘法;若为众生说诸法无常故“苦”,令疾求出离;或为众生说诸法缘起性“空”,令乐求住于涅盘,如此则是声闻乘所说之“苦”与“空”义。若为众生说诸法无常故苦,然以其性无常故此苦实亦(也)念念灭,以念念灭故,苦无自性;以苦无自性故,实无有苦相可得而灭之,是故苦灭相亦不可得;如是了达,则诸苦毕竟灭;诸苦虽灭,然亦(也)无灭相可得,是即灭而不灭,不灭而灭;如是即于苦相深达实相。于“空”亦(也是)如是,一切法无自性空,无有空相可得,无有能空、所空,本性空故,非作故空,无能无所,是为第一义大空。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~243链接(未完)

楞严经讲解241:道理知道叫见惑,知道做不到是思惑,要契入就要断思惑(习气)

楞严经讲解242:无始来没有一尊佛是只修一两个法门而成佛的

楞严经讲解243:真的下功夫,就一定要把无量劫来的习气当作是你的敌人

楞严经讲解244:人死时根尘俱舍,而闻性仍是继续再作用下去,助念多么重要

楞严经讲解245:你所有的根尘在运作你的行住坐卧(包括起心动念)都是多余的

楞严经讲解246:期望了未来就会失去现在;掌握现在才有未来

楞严经讲解247:今天在座诸位听楞严经,栽培的统统是下无漏的种子

楞严经讲解248:生活在二元对立的观念里面,你的苦就永远没有尽头

楞严经讲解249:还有不满别人、有攻击别人的心态,就表示你的心没有自我降伏

楞严经讲解250:因为根器、时空不一样,佛所讲的法都有差别

楞严经讲解251:活着的时候多做一点善事,以免临终后悔

楞严经讲解252:弹指就是一念,一念就是百劫,没有时间长短的

楞严经讲解253:没有能耐、能力来分辩正邪,你才执着某一种角度认为叫做对

楞严经讲解254:学佛不必多,深知贪欲为诸漏根本,你这辈子就快活

楞严经讲解255:修楞严大定的首先就一定要断淫,淫为坏定之冤贼

楞严经讲解256:今天的台风、飓风都是众生的共业所感,无明力的共业所感的世间

楞严经讲解257:生命只是一种责任,该完成的责任你要完成

楞严经讲解258:一念南无阿弥陀佛,所有的贪、嗔恨、愚痴心统统断尽;这是真念佛人

楞严经讲解259:佛有交代,不管什么再来人一经认出身分,就必需入涅槃

楞严经讲解260:真修行就是你的个性真的改变了,没有任何情绪,一心都是佛号

楞严经讲解261:你下手处心无分别,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就入佛的正见

楞严经讲解262:记住修行不要左顾右盼,要直接就往极乐世界冲

楞严经讲解263:当今末法钝根障重之人即使作错了事,都说他不得骂他不得

楞严经讲解264:把所有功德变成一百分来讲,只要闭上嘴巴不再造口业就得了四十分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一(点击标题观看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(点击标题观看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净空法师《法华经大意》目录01-66(全)

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-287目录

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--102 (全)链接

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-23目录(全)

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(全)

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-18目录(全)

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~243链接(未完)

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

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

魔王波旬(第六天魔王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